万应之神?道教中的钟馗究竟如何

序言

  随着科隆展上《黑神话钟馗》的PV曝光,又一位在中国文化中极具特殊性的神祇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说到钟馗,大家一定能想起他可镇宅驱邪,可与孙悟空形象、背景的家喻户晓不同,若是要问钟馗为何有如此权威的地位,或许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

游侠网1

  钟馗作为道教中家喻户晓的神祇,其形象却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关于钟馗的定位,我们无法用某个单一神职来框定祂。

游侠网2

(徐悲鸿钟馗图)

  同时为人们口中的判官、门神甚至瘟疫之神,这位堪称万应之神的神祇究竟为何能有人们心目中如此宏伟的形象?今天就和大家自道教角度出发,聊一聊钟馗的形象为何如此复杂。

钟馗诞生

  钟馗有着相当复杂而详实文化背景,其特殊性在于,多重文化元素将祂塑造得饱满而复杂。关于钟馗的来历,《唐逸史》、宋代《事物纪源》等典籍中,都有提到:“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钟馗者,终南进士也”。

  这是钟馗独特性的第一个要素,作为道教中的捉鬼天师,钟馗与道教中另一位凡人天师张道陵截然不同。张道陵算是道教修仙中的典范,以凡人之身修炼得道,深受道教信徒们的敬仰。

游侠网3

  钟馗的出身本身就与鬼、死亡有着紧密联系。《钟馗传略》与《历代神仙通鉴》中都有着极其相似的描述,将《钟馗传略》中的记载转译为白话文的意思大致为:

  古时候陕西的钟南山有一名叫钟馗的人,此人相貌奇异,长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钟馗满腹经纶,与此同时道德水平极高,刚正不阿,此人不惧邪祟,待人正直、肝胆相照。在科举中,其考取了贡士第一(夺得会元),却因相貌丑陋,未得殿试第一(状元)。

  面对殿试不公,钟馗抗议无果后,认为空有才情壮志,却报国无门,因而怒撞殿柱而亡。皇帝在钟馗死后以状元的职位将钟馗安葬。

  到唐玄宗时期,钟馗入梦驱鬼,治好了唐玄宗的疾病,唐玄宗因此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并诏告天下,在大唐遍悬《钟馗赐福镇宅图》,以此驱邪护福,用来佑护平安。因此钟馗名传天下。

游侠网4

  因此可以看出,至少在唐玄宗时期,钟馗就已经受到皇家的重视,也因此,其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逐渐确立。也自盛唐以来,皇帝将钟馗画像赐给大臣,作为新年礼物,成为了一种惯例。例如开元时期的名人张说,还有在此之后的刘禹锡等人,都有谢赐钟馗图和历日表的作品。

  此外,人们还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唐写本的《除夕钟馗驱傩文》,这证明在大傩仪中,钟馗已经扮演了主角。

游侠网5

(钟馗傩面具)

  不过就像道教的另一位神祇关羽一样,这一类的神祇并非生来便是道教体系中的一部分,因此钟馗是在盛唐时期饱受崇拜之后才被道教尊为门神,并封其为驱鬼逐恶的判官,延续唐玄宗的封号,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

  在被道教封神后,钟馗的民间影响也开始蔓延得更广:民间开始常挂钟馗的像赐福镇宅,跳钟馗舞祈福驱邪,一直延续至今。

  在历史的发展中,钟馗就此成为了最为出名的神祇之一,由于其传说里含有捉鬼、愈疾、安宅等能力,钟馗也称为了少有的“万应之神”,在各种场合中都有着钟馗的身影,这也让钟馗在各方面都渗透进了官方与民间信仰中。

万应之神

  不过钟馗虽并非单一职能的神祇,更有“万应之神”的名号,但其实现这些职能或者说“神迹”的手段,大多和其为唐玄宗梦中愈疾的方式一样,那便是“捉鬼”。

  前面提到的《历代神仙通鉴》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在临潼骊山偶患脾病,久治不愈,一晚梦见一相貌奇伟之大汉,捉住一小鬼,剜出其眼珠后,将其吃掉。大汉声称自己为“殿试不中进士,钟馗”,皇帝梦醒,即刻病愈。

游侠网6

  除此之外,很多民间传说中,钟馗撞殿柱而死后,受封为“斩祟将军”或“驱魔大神”,率三千阴兵与阳间缉拿、处决恶鬼。在被道教封神之前的钟馗,有着“以鬼治鬼”的鬼王形象。这一阴间秩序维系者的形象也是钟馗被道教封神的原因之一,其形象符合道教中存在的严格体系样态,并有着一定的,维护宇宙本源体系的效力。

  正因如此,钟馗在驱邪斩恶上,有着相当权威的职能。与之相伴的,古时候门神的职责细化来说,便是挡住邪祟,不予入内,并消屋内鬼魅,保家宅平安。通俗易懂来讲,其实门神的职责也是捉鬼。

游侠网7

  在《钟馗传略》中被称为待人正直、肝胆相照的钟馗,曾为鬼王,后又被封为神祇的钟馗,因其正直善良,又法力高强,因此也被当成门神供奉,民间与道教都相信钟馗会铲除所有恶鬼,保阳间平安。

  一般来说,门神与捉鬼天师这类职责的通用还算正常或普通,钟馗之特殊在于,祂还会被当成是在疟疾肆虐时,被供奉的瘟疫之神。

游侠网8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在古代医学技术并不发达的时代,平民更加缺乏医疗资源,普世观念中疾病缺乏科学的定义,因此疾病往往会被套上三种来源:鬼神作祟、祖先惩罚或天谴。在这之中,鬼神作祟的观念最为普遍,因此在对钟馗的信仰普及后,民间也会在疾病出现时祈求钟馗可以驱逐处决作祟的恶鬼,还他们健康。

  加之钟馗最著名的传说又是捉小鬼治愈唐玄宗,民间认为其可愈疾也是情理之中。

教义体现

  钟馗受到道教的大力推崇,其实是因为钟馗整体的经历及神话样态,都相当符合道教的整体教义。

  道教最为基础且至高无上的教义便是“道”。这个“道”一般被道学家研究解释为宇宙的终极本源、本体及终极规律。在道教的观念中,万物皆由“道”生,依“道”而行,最终复归于“道”。

游侠网9

  由此和阴阳观念结合,阳间与阴间——也就是活人的世界与死后亡灵的世界,是阴阳相隔的两界,因此阴阳两界应当顺“道”而行,各自互不干扰,倘若恶鬼为祸人间,那便是违背了“道”。

  因此,钟馗在阳间捉拿、审判恶鬼的行为,相当于维护了“道”,正因如此祂才会被道教封神,并且获得如此高的地位。

  除开维护“道”,钟馗对待恶鬼的态度也相当符合道教做派。

  钟馗的形象,除了最广为人知的豹头环眼、铁面虬鬓外,其身着官袍,有着七星宝剑、纸伞为法器。而道教中也有着大量的桃木剑、符箓或三清铃等法器用于对付邪祟。

游侠网10

(《黑神话钟馗》PV中目测为七星宝剑的武器)

  更具体一点,道教对待恶鬼的态度与佛教的超度派截然不同,驱逐甚至处决是道教中对待恶鬼的处理方式,钟馗的行为也完美地契合了道教对于宇宙规律的维护,以及惩戒破坏规律的恶鬼的传统。

游侠网11

  除开这些,钟馗从鬼王封神这一点,也是对道教教义的详细体现。道教本身追求的除开“道”,还有“德”。“德”指的是“道”在个体事物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道”内在影响的产物。

  因此,无论是世间任何存在,只要遵循“道”,在自身体现出足够的“德”,便可得道。

游侠网12

  而钟馗的封神,正是厉鬼因惩恶而得道的终极体现,是道家核心教义的具象化,让民众得到了心灵慰藉与努力的方向。并且,即使是至阴至怨的鬼魂,只要维持正念、维护“道”,也能成就正果,成为护法神。这也给了那些横死之魂一个精神上的寄托和希望,可叫他们不作恶,而修道。

  关于道教中的钟馗就聊到这里,文章较短,若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与补充。后续还会和大家分享钟馗的另一个神话身份,敬请期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