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子呢?大家都在找的嘎子去了哪里?
当一群人还在寻找时,另一边却已经传来消息。
原来,知名网红谢孟伟在2025年9月因穿着警服直播带货被行政拘留7天。他彻底完成了从嘎子到拘子的蜕变,凭借自己的硬实力在最近五年间亲手将嘎子赚来的口碑败了个利索,当真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干净。
时间倒回二十年前,《小兵张嘎》里那个机灵倔强的小战士让谢孟伟一夜成名,“嘎子”这个标签成了他最鲜明的身份。那时的他,代表着正直、勇敢和骨气,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那个时候应该还没有谁会想到,多年后这个名字会与假酒、虚假宣传和违法直播联系在一起。
随着年龄增长,童星光环逐渐褪去,谢孟伟在演艺圈的发展并不顺利(如果看过两部嘎子的电影就会明白这是相当理所当然的事情,上班时候看是要算工伤的)。所以当直播带货浪潮来袭,他敏锐地嗅到了商机,靠着 "嘎子" 的国民度迅速积累起几百万粉丝。
在镜头前,他一脸狂炫酷拽,摆出所谓"爷们儿范儿",用近乎演戏的夸张风格叫卖商品,从白酒到手机再到健身器材,什么火卖什么。好的时候,他一晚上就能创下几百万流水,靠着这种 "人设" 攒出了不少资产。
其实值得一提的是,谢孟伟这个人最坏的地方在于,他的主要直播对象并非互联网的主力军,而是下沉市场。尽管在我们看来,嘎子的直播实在缺乏可信度,无论是酒还是手机,或者是直播间里的小短剧,都假的过分,但是对于他的用户——城乡结合部刚学会使用手机的大爷大妈而言,这些事情是具有可信度的。通过对于这群互联网上的无声人群进行盘剥,谢孟伟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放弃了良心以后,谢孟伟也是很快就开始了库库赚家人们的米,此时,也就有了许多博主开始测评嘎子的酒,并纷纷给出差评。
在舆论哗然之际,喜剧演员潘长江站了出来。他语重心长地劝说谢孟伟:"网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我怕你把握不住啊孩子,因为这里水很深……" 谢孟伟当时颇为诚恳地表示自己不卖了。
世界是有序的,其遵循等量交换原则,于是在谢孟伟不卖假酒之后,潘长江就替他负重前行,开始在直播间卖起嘎子同款假酒,还号称 "原价 999 一瓶,现在只卖 699",很快购买者就反映其销售的酒防伪验证码无法验证。这波操作看似可笑,实际上也确实很搞笑,毕竟这就是“潘嘎之交”的含金量!
假酒风波还未平息,谢孟伟又在 2023 年因卖手机引发争议。他在直播间大声吆喝 "原价 8999 元,嘎子直播间只要 1999 元",还承诺 "假一赔十",结果被网友指出同款配置估计也就值个五百块元,更尴尬的是官方客服表示根本没和他合作过。
面对质疑,谢孟伟的套路如出一辙:开直播哭鼻子、声称自己 "被黑了"、让粉丝 "挺住哥"。一时间,网上冒出一群自称 "嘎家军" 的死忠粉,在评论区怼天怼地维护他,但负面新闻越来越多,更多的粉丝选择了离去。
在事业低谷期,谢孟伟尝试通过拍电影挽回口碑,号称投资 8 亿、票房目标 30 亿的《硬汉狙击》却成了新的笑料。影片中他手持狙击枪执行战术动作的画面,因表情滑稽、动作僵硬被网友恶搞成 "嘎子偷狗" 的表情包。
这个最初只是轻松调侃的梗,随着影片口碑扑街(豆瓣拒绝评分),逐渐演变为对其专业能力的尖锐讽刺,毕竟谢孟伟能拍什么好片呢?
2024年,可能是骗不动人了,谢孟伟就开直播回忆过往风波,流泪请求网友原谅,说是卖假酒的那些年,我弄丢了本心(当然了这种戏码谢孟伟之前也来过)。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谢孟伟,这些年最没忘的就是初心,他的初心也很简单,就是狠狠捞米。
时间迅速到了2025年9月10日。那会儿谢孟伟在云南拍摄缉毒电影,期间他趁着剧组休息开启了直播带货。镜头里的他身着一套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虽然没佩戴警号与胸徽,但警察肩章和臂章清晰可见,一边推销带流量的充电宝,一边与粉丝互动。有观众质疑他能否穿着警服直播,谢孟伟不仅不接受提醒,反而反问道:"嘎子卖货有问题,我能穿这身衣服?是要政审的",随后还爆了粗口称质疑者在蹭他流量。
后来舆论逐渐发酵,谢孟伟意识到问题,于是就在社交账号发布声明,称服装是剧组拍摄专用戏服,"不应该穿着此类服装分享相关视频和直播,并称有网友用 AI 恶搞对警察形象造成伤害,对此向人民警察真诚的道歉",随后又更新一则信息表示 "接受一切结果,感恩所有遇见"。谢孟伟的行文可谓是假道歉之名行甩锅之事,真真是敷衍至极。
但好在很快正义就开始执行了,云南警方迅速行动,于9月17日发布公告,就是奖励了谢孟伟一个七日小套餐,这下不用在直播间喊上链接了,以后可以喊上拷了,哦不对,差点忘了,谢孟伟应该是没法再直播了。
说回警服事件,应当严肃地说警服作为法律权威的象征、执法尊严的铠甲,别说普通演员,就算真是警察,脱下制服也不能拿它卖货。谢孟伟不仅穿了,还拿来吹嘘 "官方背景",这种行为不是无知,而是赤裸裸的挑衅。从卖假酒到高价卖手机,再到穿警服直播时骂网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摧毁了 "嘎子" 这一承载着无数人童年记忆和英雄情怀的形象,更严重违背了公众人物应有的道德与法律底线。童年滤镜终会碎,法律铁拳不会偏。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