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哥和他的故事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死后出名了。

这条推文一经博主发出之后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其中大多数人都与博主的意见相左,认为堂哥虽败犹荣。也有一些人提出一些反对意见,试图将堂哥打为只会借创业之名爆家人米的five。

实际上,但凡认真看过博主的原文,应该就能知道堂哥不是这样的人,博主在文章中明确说了堂哥啃老,再加上她形容堂哥为好高骛远,油嘴滑舌,所以可以断定的是,如果堂哥真的有创业失败找家里人拿钱,借钱的行为,博主应该不会为死者讳,而是会直接写出来。
除了清醒党之外的人看法还是比较统一的,大多数人对堂哥的画像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抑或是这样的

堂哥的形象总归是值得被理解和尊重的,而不是那个一事无成只会啃老的five,当堂哥过世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他的人生,那些被我们视为“瞎折腾”的创业尝试,何尝不是他试图以一己之力扛起家族期望的笨拙努力?
他所处的环境或许决定了他难有大的作为,但他没有选择彻底躺平,而是用近三十年的人生去赌一个极其渺茫的“光宗耀祖”的希望。在“成王败寇”的功利评价体系下,他成了一个“笑话”;但若以坚持和勇气论,他何尝不是一个自知身后无人可依、却依然一次次向命运冲锋的勇者?

堂哥这件事也像一面镜子,照见了许多普通人想要阶级跃迁的困境,很多男性被社会赋予了太强的“工具性”期待,要成为顶梁柱,要创造价值,要成功。然而,成功者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举步维艰,他们的挣扎、焦虑和不被理解,在堂哥的故事里找到了共鸣。
苏秦第一次游说失败归来,连母亲、嫂子和妻子都看不起他;等他身佩六国相印回乡,亲人们匍匐跪迎。世俗的眼光,往往如此现实,或许人生只是个过程,堂哥选择了他的过程,尽管在世俗标准下充满遗憾,但他也曾为自己的念想坚持过、折腾过。堂哥走了,留下了一辈子想“光宗耀祖”的遗憾,我们太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却常常忽略了失败者坚持背后的价值。每个家族的进步,其实都离不开一些敢闯敢试的“浪子”。

堂哥的故事是创业无数却一事无成,但同时他的故事也是用刀撬开生蚝的于勒的故事,是向风车冲锋的堂吉诃德的故事,是曾在这片热土上发生过千万次的寒门难出贵子的故事。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