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2年秋天,Tecmo时任社长柿原彬人正在总部主持面试会议。会议进行到一半,一个长发飘飘,打扮的像摇滚明星的男人走进了会议室。柿原彬人拿过他递来的简历,目光落在了毕业院校这栏……
“早稻田大学?这样的高材生也愿意来我们公司面试吗?”彼时的Tecmo因为长期没有抓到好的转型机会,运营状况每况愈下,如此境遇还能吸引来早稻田的高材生面试,柿原彬人心里很高兴,已经决定了要录取这个年轻人。
可是目光下移,简历的入学时间一栏填的却是【1985-1992】。“本科竟然花了7年才毕业?”柿原彬人心里想着,这个人要么是早稻田出名的差生,要么就是比尔盖茨那样的天才。于是他对着面前的长发男人问到:“你在早稻田的七年都干了哪些事情呀?”
结果长发男轻描淡写地回道:“打麻将。”

早稻田高材生
1967年,板垣伴信出生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在电子巨头东芝任职的高级工程师,所以板垣伴信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接触到昂贵的个人电脑。并且板垣的父亲还酷爱剑戟片,受其影响板垣也养成了争强好斗的习惯,从小就经常看特摄剧,可以说为他后来的作品打下了灵感地基。

童年的板垣天资十分聪慧,很轻松就学会了电脑编程。因为有和伙伴一起下兵棋的爱好,板垣还独自开发了一个裁判程序,避免了需要人力算分的情况。可也是因为对这些棋牌游戏的喜爱,板垣早早接触到了他人生的万恶之源—麻将。

于是在很小的时候板垣就开启了每天一小搓,三天一大搓的“赌徒”生活。关键家里的长辈还真愿意陪他搓,因为这板垣啊就算天天搓麻将、看特摄、玩游戏,也不耽误他的成绩依旧在班里名列前茅,只能说这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在浑浑噩噩地结束完高中生活后,板垣顺利地考上了早稻田大学的法律系。

大家看到这可能都很惊讶,就凭板垣这放荡不羁的外表,早稻田高材生的设定姑且还能接受,可这穿搭怎么看都不像是学法律的人,反而更像隔壁《如龙》里的黑道大哥啊。你别说,板垣估计也同意你的观点,要不是家里人的强行要求,板垣是怎么都不会选法律系的。每次一去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就让他昏昏欲睡。所以整个大学期间他都在干着老本行—搓麻将,这一搓就搓掉了七年时间。中间板垣一度还考虑要去当职业麻将手,可是打听了一圈发现打麻将的收入实在不稳定最后只好作罢。

于是心灰意冷的板垣决定还是先毕业找个旱涝保收的工作比较好,结果毕业后发现时机不凑巧。外面正值日本经济不景气,就业环境十分严峻,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工作那更是极其难找。四处碰壁后板垣最终决定以自己的爱好入手,准备去应聘当游戏程序员。靠着从小积累的编程能力和作品集,板垣获得了两家公司的面试资格,它们分别是世嘉与Tecmo。按理说板垣应该选择规模更大、如日中天的世嘉才对,可是最后为什么反而去了Tecmo呢?
板垣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离家近。”
“龙场悟道”
终于,来到了文章的开头的那一幕。在听到板垣“打麻将”的回答后,柿原彬人一下就笑了出来:“终究还是年轻人啊,麻将这种小赌局有什么好沉迷的,敢不敢来试一试职场这个最大的赌局?”

柿原彬人当时这一番中二十足的话语,却深深的打动了板垣伴信,以至于在很多年后的采访中他还一直记得当初老社长的这段回应,“职场如赌场”也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板垣伴信当时就决定用自己的人生来一场豪赌,毅然决然的入职Tecmo。
刚进入Tecmo的那段时期,板垣也得从小员工开始做起。他听从领导安排,被调往了《足球小将4》的制作组负责程序开发。初入职场的板垣伴信此时还带着一腔热血,一门心思准备搞个大作出来。可是当时的Tecmo已经远不及FC那段如日中天的时期,也不再从事老手艺开发横版动作游戏,而是转头开发迭代快、开发难度低的体育游戏。

这《足球小将4》作为系列续作,上面派板垣来的意思就是让他先干干简单的活,毕竟这体育游戏的续作,只要加几个人物,搞几个新球场,剧情往后再推一推就可以开卖了。结果板垣偏要搞点创新,提出要给新作加入SFC的旋转缩放功能,从而能更好的呈现比赛的画面。制作人听到这提议肯定是不答应,好不容易接到一个美差可以好好摸鱼,你竟然想搞个新系统进来。到时候程序员跟着熬夜不说,如果搞砸了还得我来背锅,所以一开始板垣的提议就遭到了坚决反对。

这一下反而激起了板垣争强好斗的牛脾气,他在后面的开发会议上来了个先斩后奏。私下准备了份材料,在会议上突击给宣传部长介绍了这个新系统。这宣传部长又不懂开发,不知道实现这个功能的难度,只是觉得画面看着很酷就拍板决定一定要加入这个功能。制作人在会后自然是火冒三丈,告诉板垣自己捅的篓子就自己去负责,让他一个人研发新功能。不过板垣伴信毕竟是早稻田出身,还是有着能吃苦的良好品质的。在接到任务后,板垣连续加班一个月,最后在发售前还真把这个功能实现了。就在板垣满心欢喜觉得自己做出神作的时候,销量却给了他当头一棒,《足球小将4》的销量断崖式下滑,远不及预期。

虽然这次的失败让板垣灰心了一段时间,可是也让他的技术力被上层看到。在之后的几年,板垣被升职到了制作人,主导开发了多款体育游戏。虽然最后的结局不是销量惨淡就是被内部取消,不过这应当归结于Tecmo的经营问题。彼时体育游戏市场已经被EA占据,不要说Tecmo了,就连其他大厂在这个领域都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日后谈及这段灰暗经历时,板垣倒觉得收益匪浅。因为自己当时刚刚进入游戏行业,开发中的很多东西都没找到门道,这几次失利反而让他明白光卷技术力是无法吸引到玩家的,游戏最后终归要回归到游戏性上,必须要让技术力服务于游戏性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通俗点讲,就是这段经历让板垣搞懂了如何做好游戏这个理念。

然而此时,Tecmo已经陷入了财政危机,濒临倒闭的边缘。社长柿原彬人正焦头烂额,渴望找到拯救公司的方法。而另一边,“龙场悟道”的板垣伴信也早已厌倦了制作无聊的体育游戏,他渴望得到一个开发新作的机会来证明自己真正的能力。也就在此时,一家和柿原彬人与板垣伴信都颇有缘分的公司向Tecmo伸出了援手。
(未完待续)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