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部古风短剧《麒麟送子天降喜福》中出现女主怀上“龙种”后又遇到“天降祥瑞”,于是为皇上生下了99个儿子的剧情。
很疯狂,很弱智,但是很难想象,这部短剧在下架之前居然有超过四千五百万的播放量,这个数据还只是截止到6月15号18:00的时候。
很多观众表示,这个剧情显得市面上那些霸道总裁短剧都正常了不少,笔者甚至看到有人说九子夺嫡也就图一乐,真后宫还得看九十九子夺嫡。
虽然目前这部短剧因为太“癫”的剧情已经遭到下架,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侮辱智商的剧情?为什么这样的剧情会受到过分追捧?
在提起短剧“降智”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声音:“短剧,不带脑子看就好了。”这也是现在短剧剧情离谱到这个地步的原因之一。
观众的宽容和无底线追求爽感,让大多数短剧都选择一些博眼球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卖点。确实,一集只有一两分钟的短剧,很难想象其能够囊括一个怎样精致而富有深度的剧情。在没有剧情支撑的前提之下,短剧的个体竞争力只能依托于所谓的“看点”。
在这样的竞争中,观众慢慢产生了一种类似于“猎奇的我不看,猎奇得牛X的,那我倒要看看怎么回事”的心态。无独有偶,各类短视频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出演一个又一个夸张的人设,以脱离常识的东西作为吸睛点。
短剧审核员吐槽离谱剧情
这是正常的吗?大家习惯了的这种“脑子一扔就是看”的短剧生态真的是这种表现形式所不能避免的吗?
在我看来并不是。
(图源:BV1Yh4y1N7Ln)
短剧还没有在特定平台海量“繁殖”之前,就有一些我很喜欢的博主在拍摄剧情向的微短片,这也是短剧最初的样子。其中由煎饼和夏天拍摄的,三集共十八分钟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在2023年一度掀起爱国浪潮的短剧甚至曾获央视的点名表扬。而就在“一胎99子”的今年,央视CCTV-6播出了秦腔微短剧《火焰驹》。
提到《逃出大英博物馆》并不是在我心里只有这样宏达的立意才能称之为好作品。
看短剧的人员统计数据
短剧之所以会出现,甚至说短视频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当代人的时间太少了。每天正经的事情、上的课已经足够多,在富有内容的长视频与日渐需要大家动脑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需要短视频来满足这些碎片化的娱乐。
问题在于,碎片化娱乐产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底线。丢掉脑子看不应该是无法深思的内容,而应该是简单易懂的流畅剧情。
早期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全网播放量超 11.3 亿的超高分短剧。这部作品并不是什么主旋律题材,甚至是有点俗套的穿越题材,却因为流畅的剧情以及不脱离现实的合理爽感让观众得到了强烈的满足感。
不止《八零后妈》,今年播出的短剧《家里家外》也受到了央视的表扬,甚至央视频官方账号还推出了陪看团。
这些作品的成功无一例外在告诉我们,短剧并不是只能作为丢掉脑子观看的东西。
“一胎99子”在6月15日晚间被全平台下架,许多媒体都发表了针对这一短剧的谴责,该剧男主演也公开表示自己“没看剧本就接了”,与剧情做了割席。
过分无脑的短剧被整治,《麒麟送子天降喜福》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希望短剧的制作人们能好好打磨剧本,而不是用各种反人类的噱头来侮辱观众的智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