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ther》:时间不会冲淡痛苦 时间只会让人习惯痛苦

  如果要我给大家推荐一些推理神番,我一定会说去看《死亡笔记》吧。但是如果要问我看过的第一部高分推理番是哪一部,那我会告诉你那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推理番——《Another》。

  我记得我是初中暑假接触到的这部番,当时出入二次元的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真的有一部番可以在盛夏之时让观众后背发寒。虽然以今天的眼光再去看这部番,它其实还是有很多缺点但是这并不影响这部番确确实实是一部佳作。

游侠网1

  那么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番是改编自绫辻行人同名小说的动画,以三年三班“每月一死”的怪谈为核心,描绘了学生们在无形诅咒下挣扎求生的群像悲剧——《Another》。

游侠网2

  个人第一观感:气氛调度非常好、悬疑节奏紧凑,但血腥场面较多,对心理承受力有限的观众需谨慎。总体推荐给悬疑、恐怖爱好者,以及喜欢日式推理和人性议题的观众。

  优点:叙事节奏紧凑、伏笔缜密、影音调度一流,将“死亡否认”社会议题与校园怪谈完美嫁接。

  缺点:血腥画面直白,部分角色刻画略薄,占比小的观众易错失情感连结。 而且内容尺度过大并且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并不光明,所以建议18岁以上及心智已成熟有主观意识的人观看。

游侠网1

  《Another》通过“多出来的那个人”诅咒,让观众跟随转学生视角体验“看见死亡却被迫装作看不见”的残酷。作品的真正内核不是谁死得最惨,而是“面对失去时该如何选择:逃避或承担”。若你愿意在恐怖包裹下思考人性,《Another》值得一看。

游侠网2

  主要配音阵容包括阿部敦(饰樱木恒一)、高森奈津美(饰见崎鸣)、前野智昭(饰勅使河原直哉)、水树奈奈(饰赤泽泉美)等。动画延续P.A.WORKS一贯高精细作画,将光亮的校园日常与突如其来的血腥瞬间形成鲜明反差,突出“日常与非日常”的撕裂感。

  配乐方面,大量运用弦乐和环境噪音,营造出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其中“静→爆”的节奏尤为突出:在平静的长镜头之后,突入高强度死亡场面,带来生理级的惊吓体验。

游侠网3

  导演水岛努以节奏和叙事掌控见长,代表作如《少女与战车》《SHIROBAKO》都以群像戏与细节描写而受关注。《Another》是他少数涉足纯粹恐怖题材的作品。以往擅长在欢乐题材中融入社会批判的他,这次反而通过大面积“真空留白”制造恐惧,激发观众自行想象。

  系列构成与剧本由冯光原(冲方丁)担纲,他本身也是推理和科幻作家,逻辑缜密、语言高度凝缩,让角色对话既含信息又保悬念。两人合作,将原著中的内心独白转化为富有暗示性的镜头表达,如“空出的一整张课桌”“全班齐喊名字却对着空气”等,增强视觉冲击力。

游侠网4

  原著小说《Another》初刊于2009年,是绫辻行人除“馆系列”外的独立长篇,结合校园怪谈外壳实则探讨“生死边界缘何被主动抹消”。小说以恐怖外衣实际反映普遍逃避责任、拒绝承认死亡的社会心理——面对失去时,因不愿接受现实,往往以“让他继续活着”的心理自欺,最终酿成更大悲剧。作者同时影射日本战后“集体遗忘”现象,指出选择无视历史,终将遭遇历史反噬。

  动画主线是关于“1972年一桩死亡,26年后发生了诅咒,还要找‘多出来的那个人’”,展开。樱木恒一是“局外人”,慢慢和观众一起揭开谜团。见崎鸣戴着眼罩、说话方式冷淡,一直让人猜她是不是幽灵。

游侠网7

  配音方面,高森奈津美声音很冷,演得很到位;阿部敦表现出恒一从好奇到害怕、再到很决心的情绪变化。这部作品想表达的是:逃避死亡会有更大的不幸,只有直面失去、愿意承认伤痛,才能止住血。

  内容其实就是“存在抹消”、“大家集体忘掉”,全班一起装死去的同学还在,这像社会面对灾难选择逃避。“替身”机制,就是维持表面完整必须有个“多出来的死者”,其实是“否认现实”的逻辑结果。作品里用月度死亡人数把成本表现出来:逃避一次=出一次血。镜头上,点名时的空椅子、多余的课桌、不在名单上的学生,这些都是“看不见”事实的提示。

游侠网8

  恒一在第一集被引导去地下病房见母亲,同时听到走廊尽头的心电图停跳,诠释了个人对“失去”概念的启蒙。樱木恒一的身世特殊,父母分居、母亲病重,使他对“死”有先天敏感,却仍凭理性试图解释一切。他不断提问、收集信息,推动剧情一层层揭开。

  见崎鸣作为真相目击者,因姨母死亡而对“消失”极度冷感。她戴的义眼象征能够看见真相但选择沉默;她协助恒一,是因为在他身上发现了“尚未绝望”的火苗。

游侠网9

  勅使河原直哉则性格冲动,为了阻止死亡连锁反应,曾多次提出极端举措如“干脆杀掉可疑者”。他的决定在合宿篇成为引发学生自相残杀的导火索。

  赤泽泉美则负责班级对策,压抑恐惧、承担过度责任。班主任自杀后她背负巨大心理重担,最终因为闪电击碎玻璃身亡,象征“控制力的崩溃”。

游侠网5

  千曳老师是唯一的成年调查者,因十五年前幸存而背负负疚,他留下的大量笔记和录音为后来者提供线索,也提醒观众:成年人并非绝对庇护。

  这些人物之间的“选择—后果”链条表明,诅咒并不单是超自然产物,更是人行动激化的恶性循环:否认——恐惧——自保——失控——更大否认。合宿篇集体互杀的高潮,展现了恐惧最终转化为暴力。

游侠网11

  归结来说,《Another》的核心在于:在死亡教育缺位的社会里,逃避最终会导向灾难。导演用现实主义的空间设计(普通校园、郊外旅社)与突如其来的死亡场景交错,对比突出“悲剧可发生于任何日常角落”。

  恒一在最后亲手结束姨母生命的选择,冷峻地给出答案:直面死亡、承担责任,才是唯一的出口。

游侠网6

  与国内同题材《开学惊魂》相比,国产片往往将校园死亡与“冤魂复仇”相结合,强调因果报应的必然性。而《Another》则弱化了因果报应概念,转而突出“无差别”随机死亡,更加契合现代社会面对灾难时所感受到的无力与不确定。

  西方恐怖片《最终目的地》系列同样描绘了“命运清单”式接连死亡的设定,但更侧重于连锁反应带来的视觉和感官刺激,角色多沦为待宰的羔羊。相比之下,《Another》把关注点放在人类心理层面,展现人物在面对未知威胁时的相互猜疑与心理崩溃。

游侠网13

  再对比日本经典《学校怪谈》,该片通过恐怖元素转化为成长寓言,每集在解决怪谈后同学间的关系还会变得更加紧密。而《Another》恰恰相反,为了解决诅咒而选择“排除异己”,使同学情谊最终被撕裂,因此带来的冲击力和反思空间也更为深刻。

  同类作品常陷入“谁会是下一个受害者”的猎奇套路,而《Another》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用角色自身的决策推动着死亡进程,使“死亡”本身成为一种社会心理的症候,而不仅仅是残酷的展示。

游侠网7

  在追番的过程中,我无法忽视冷色调与阴影带来的视觉冲击。画面宛如冰冷夜色萦绕在校园之中,每一寸空间都被阴影拉伸得深不可测,与角色的孤独与惶然一起发酵。这样的色彩处理并非随意为之,它实际上深深根植于日本文化的“物哀”与死亡美学,仿佛提醒观众:痛苦和逝去是一种可悲、却不可抗拒的必然。

游侠网8

  如果论艺术的优势,低饱和度和冷色调有其独特魔力。首先,它们更易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那些幽暗的色彩让角色们的内心痛苦和渴望求生的挣扎变得分外真切。故事的悬疑紧张在空间氛围中流动,每一次画面暗角、每一束黯淡灯光,都让恐怖不再仅仅是突如其来的音效,而是一场缓慢侵蚀灵魂的细腻折磨。与此同时,血色与高光在阴冷背景中一旦爆发,其冲击更甚于任何台词。

游侠网16

  P.A.WORKS大量使用低角度长廊透视、空镜雨水滴答,拉长等待时间,蓄积紧张。死亡瞬间则常用快速推轨+跳切,制造眩晕。合宿火灾段落以长镜跟拍逃生动线,配合火光与断电形成光源随机闪烁,成功营造“谁会倒下”的即时恐慌。

  岩崎琢的配乐沿袭古典结构,弦乐主旋律偶尔掺入失真电子音,象征现实裂缝。OP《凶梦传染》用不协和拍点与倒放声样提示“循环灾厄”,ED《Anamnesis》则以女声低吟构成“回忆与告别”对照。总体与剧情贴合度高。

游侠网17

  为此,再举一个对比就如“老生常谈”般绕不开——《寒蝉鸣泣之时》。它同样同属日系恐怖代表作,但其前期用色与after-school日常几乎温馨可爱,直到一记回马枪:鲜血飞溅、绝望骤现。这种色彩下的剧烈落差固然刺激,但如果你偏爱一种视觉与心理的恒定压迫,那么《Another》以始终如一的色调压顶,显然更具一体化美感和艺术气息。

游侠网9

  角色设计方面,毫无疑问见崎鸣是“气氛担当”。她的苍白肤色加上神秘的眼罩和异色瞳仁,成为本作标志性谜团之一。其他角色的造型处理也绝非浮于表面,冷漠、惊恐、甚至时而的无神,透过表情与细节释放出人物脆弱和无助。看着这一张张被恐惧侵蚀的小脸,我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惶惑都在屏幕外形成回音。

  但在我看来,所有这些高明的艺术营造都只是“第一表层”。动画真正打动我的地方远不止恐怖氛围。

游侠网19

  故事的深意,在于它直指人性的幽暗。贯穿始终的“misaki诅咒”,固然是推动情节的装置,却更像一面镜子,把每个人潜藏的脆弱、恐惧与恶意一览无遗。面临生死的极致压力,人性的自保、冷漠、背叛乃至疯狂不再被任何外壳包裹,血腥场面下隐藏的是人性光影交错的真实剖面。

游侠网10

  满屏的猩红、痛苦、绝望,仿佛反复在问:如果你处于这般绝境,会否比这些少年更冷静、更理智?每次看到集体猜疑、逃避责任与自我放逐之时,心理都难以止步于批判,多少总要自问一句——我们自诩文明,有几分是真的无惧困境与风险下的本能恶呢?

游侠网21

  我总觉得,这正是《Another》最残酷也是最动人的地方:被诅咒追索的不只是角色的命运,更是社会与个体如何在集体危机中自我救赎。最可怕的从来不是动画里猩红的血,而是现实生活中那些随时可被激化的猜疑、冷漠与不信任。

游侠网22

  所以,我还是想为人性说一句公道话。尽管生存压力会激发出人类潜藏的自私、逃避甚至恶意,本作也不是要一锤定音否决所有希望。毕竟,哪怕在恐怖的谜团和伤痛之间,主角之间偶尔流露的信任、坚定和温柔,总能赋予观众一点喘息的亮光。缘分难测,但我愿意相信,如果是我们自己面对同样的困境,或许真的能坚定一些、光明一些。

  这份带着希望的相信,大概才是真的治愈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